核电300MW机组循环水系统的维修_蝶阀问题原因分析
经过试验检查可以确定:导致液压系统工作不正常的主要原因是其执行机构开阀举升液压缸活塞杆密封渗漏严重。在以往的检修工作中只对液压缸内部密封件进行了更换,渗漏现象虽暂时有所缓解,但运行一段时间又出现同样故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制造厂在液压缸结构的设计、制造上还不够完善,如不进行技术改造仍无法彻底消除渗漏。
6号液压蝶阀举升液压缸为单作用、伸缩式液压缸,即采用活塞上部单侧进油,大、小两级伸缩式活塞结构。液压缸大、小活塞采用两瓣分体式密封铜瓦,装配后形成整体密封环以实现密封,且铜瓦磨损后易更换。与采用u形活塞密封件密封的单级活塞式液压缸相比较,其优点是能够在较短的安装尺寸下实现较大的工作行程。但缺点也显而易见,首先是两瓣分体式铜瓦的密封效果远不如丁腈橡胶材质的u形活塞密封圈。u形活塞密封圈的特点是在高压介质的压力作用下其密封唇口向外侧张开并与密封面紧密贴合,唇口两侧密封线经高压压缩后密封能力随介质压力的增高而加大,是液压系统中高压部件运动密封的理想密封件。丁腈橡胶材质具有优良的韧性、弹性及耐油脂性,能够使u形密封圈承受很大的液压载荷,达到较高的密封效果。而密封铜瓦因其与缸体有一定的配合间隙,且铜材质没有弹性压缩,易造成压力油由铜瓦泄漏至活塞底部,活塞下部腔室又未设计回油接口,致使活塞杆密封处承受较高压力而泄漏。同时,未设回油管也使液压缸内空气不能及时排除,导致开阀时系统振动大。两级活塞式结构也造成活塞与活塞杆直径尺寸较大及活塞杆密封件数量的增加。其活塞杆密封件及除尘圈采用聚氨酯材质,硬度较高、摩擦阻力大;同时蝶阀安装在井坑内,湿度较大,聚氨酯材质长期遇水易老化、分解而失效,同样影响密封效果。再者,由于制造工艺较粗糙,设备零部件加工精度不够、装配工艺不达标等,都是引起系统工作不正常的因素。
在对供油系统部件解体检查时发现,引起系统内漏、压力不能维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泵出口及系统逆止阀阀座偏斜导致密封不严。逆止阀结构:阀头为钢球,后部设有回座弹簧,阀座为钻孔板式。由于阀头与阀座没有导向定位,致使在开、关过程中阀头与阀座撞击位置偏移、阀座材质硬度不够,从而导致阀座密封线偏斜,直接造成液压系统压力不能维持,液压泵频繁启动补压。
②溢流阀过早动作泄压。在对泵出口溢流阀进行定值校验时发现其动作值应为18MPa,实际压力刚达到4~5MPa时溢流阀已经开始泄压;压力达到9MPa左右时溢流阀泄漏量明显增大。调整后其动作值仍然偏低,说明其阀头与阀座密封不严。
③换向、补压、解锁等电磁阀部件的内部间隙增大,密封件老化、密封不严、内漏等都能引起液压系统压力不能维持、补压频繁等故障。同时系统上的压力开关、电磁阀等型号较老,易出现定值漂移、动作失灵等,应及时选型,进行更换。该液压系统设有一台蓄压器,但由于蓄压器工作容积不够,且内部胆囊充氮气压力不足,易引起系统压力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