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大包连浇小车的维修_同步系统的改造
大包连浇装置是连铸机进行钢包更换,实现多炉浇注的必备装置。它运行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连铸机的生产。常用的大包连浇装置有大包回转台、大包连浇小车等。某公司炼钢厂由于受旧厂房空间的影响,且为降低技改投入,采用了液压式大包连浇小车装置。
(1)液压式连浇小车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见图U。
小车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液压式连浇下车主要技术参数
小车行程
/mm |
最大承载能力
/t |
行走速度/(m/min) |
系统工作压力/MPa |
最大工作压力/MPa |
液压缸直径
/mm |
2800 |
100 |
5~9 |
8 |
10 |
φ140 |
液压式大包连浇小车是靠两个液压缸同步运行实现平行移动的。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电液换向阀、单向节流阀、同步马达分别进入两液压缸的无杆腔,使小车同步向前移动;当换向阀换向后,油液进入两液压缸的有杆腔,无杆腔油液通过同步马达使小车同步返回。
该装置重量轻,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能实现过载保护,无级调速;造
价低。
(2)问题的提出
某钢铁公司炼钢厂共投建了四台小方坯连铸机,全部采用的是液压式大包连浇小车。小车刚开始运行时,基本同步,但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两个液压缸不能很好地同步运行,且同步差距扩大的现象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小车起步时两个液压缸有不同位移量的窜动并伴随有液压缸爬行。液压缸的窜动,造成小车运行的不平稳,有可能使存放在小车上的大包内的钢液被晃出,甚至有可能将放在小车上的大包横梁连带整个大包一起被晃落,如果这样,后果不堪设想。本着安全第一的思想,该公司不得不同时使用两部行车来代替连浇小车,进行换包。
采用两部行车进行换包,每次所需的换包时间约为3min,远远高于利用连浇小车进行换包所需的时间(45s),由于换包时间的加长,使连铸生产操作工艺难度增大,连浇率明显降低,而断流停机次数显著增加,同时连铸坯出现了大量的夹渣废品。随着炼钢厂转炉生产的不断挖潜,生产节奏的不断加快,钢的产量日新月异,而连铸机连浇率低,断流停机次数多,且短尺、废品较多,已成为制约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此,大包连浇小车的恢复迫在眉睫,但连浇小车的正常运行必须解决两个液压缸的同步问题。
(3)连浇小车不同步的原因分析
连浇小车不同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液压缸运行窜动,原因分析如下。
由于连浇小车位于地面约10m的高处,而为小车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由于受工艺布局和安全生产要求的影响,只能设在地面,液压系统执行元件与泵站势差较大,管道较长,加上系统动作的周期约为30min,使得管道内混合在液压油中的微小空气气泡有较充分的时间上浮、溢出,并在系统的最高处——横置液压缸内积聚。日积月累,气体达一定数量,造成液压缸窜动。
(4)解决方案的确定及实施
经过对该液压系统认真的分析,发现问题主要是系统无法排气造成连浇小车运行不同步。反复论证后,决定在每个液压缸的进出口处各增设一套集排气装置,方案如图V所示。
①集排气装置工作原理根据气体的上浮特性,连浇小车液压系统溢出的空气全部收集在高于液压缸的集气筒中,即图V所示的集排气装置中。,当压力油通过该装置时,电磁换向阀得电动作,将集气筒中的气体排出。
②方案实施 在连浇小车液压系统中增设了集排气装置,能够将系统中的空气排出,但如何自动实现呢?采取的措施是利用连铸机的PLC系统,将原大包连浇程序进行修改,具体步骤如下。
a.图U中2DT接到得电信号,延时3s,此时1DT、4DT(图V中)先得电3s,液压缸有杆腔排气,3s后2DT得电动作,小车前进,碰到控制限位停;
b.图U中1DT接到得电信号,延时3s,此时2DT、3DT(图V中)先得电3s,液压缸无杆腔排气,3s后1DT得电动作,小车返回,碰到控制限位停。
(5)改造后系统的特点
改造后的系统每动作一次(约30min)进行一次排气,因此系统内排气彻底,小车动作平稳、同步,再无串动、爬行现象;系统维修后也可进行放气;系统还可消除两液压缸积累的位置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