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设备液压故障诊断与维修_码头装卸桥液压系统故障
某电厂3.5万吨级煤码头配备有2台1350t/h岸边装卸桥,年卸煤量约250万吨。2台装卸桥各自配备一套相同的液压站,装卸桥的抓斗提升和开闭,大梁及牵引小车等机构的夹钳式制动器以及大车夹轨器均由此液压站提供动力,其油路如图O所示。
(1)故障现象
1号装卸桥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制动器打不开的现象,给设备运行带来较大影响。经检查,制动器机械部分无卡涩现象,动作灵活;液压泵站的工作油温约为75℃,而正常工作时最高温度应低于65℃。最初怀疑油质不符合要求或电磁阀损坏,但经油质化验未发现问题;又清洗了液压泵站并更换了电磁阀,但故障仍存在。
(2)诊断方法及过程
该液压系统内几个电磁阀12都布置在同一个电磁阀块8上,很难分别测出各电磁阀油温偏高的原因,而工作现场又没有液压校验设备,给检修工作带来不便。为此采用了以下的试验方法。
①对1号装卸桥的泵站进行试验。使工作机构停止动作,、液压泵站空转2h,在此期间用红外线测温仪测试图O中的油箱1、液压泵进口(滤油器2处)、液压泵本体3、液压泵回油管4、泵出口(滤油器6处)及电磁阀块8处的温升,记录并绘出温升曲线。在未出现故障的2号装卸桥泵站,按1号机的试验形式同样试验2h,绘出温升曲线。
②对比两次测试的温升曲线,发现1号机液压系统油温升高速度明显比2号机快,且2h后1号机油温仍显上升趋势,而2号机则趋于平缓。起始及2h后终结的两次测试温度如下表1所示。
表1 改装前油温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 |
1号机/℃ |
2号机/℃ |
|
油箱 |
起始温度 |
26 |
28 |
终结温度 |
63 |
38 |
|
液压泵
进口 |
起始温度 |
25 |
28 |
终结温度 |
65 |
35 |
|
液压泵 |
起始温度 |
34 |
33 |
终结温度 |
74 |
49 |
|
回油管 |
起始温度 |
29 |
30 |
终结温度 |
64 |
43 |
|
液压泵
进口 |
起始温度 |
25 |
28 |
终结温度 |
54 |
38 |
|
电磁阀块 |
起始温度 |
22 |
28 |
终结温度 |
25 |
31 |
|
测试时环境温度 |
22 |
28 |
表2 调换液压泵后的测试油温
测试项目 |
1号机/℃ |
2号机/℃ |
|
油箱 |
起始温度 |
23 |
21 |
终结温度 |
35 |
59 |
|
液压泵
进口 |
起始温度 |
23 |
21 |
终结温度 |
35 |
62 |
|
液压泵 |
起始温度 |
36 |
30 |
终结温度 |
50 |
73 |
|
回油管 |
起始温度 |
31 |
27 |
终结温度 |
44 |
60 |
|
液压泵
进口 |
起始温度 |
25 |
23 |
终结温度 |
36 |
47 |
|
电磁阀块 |
起始温度 |
22 |
21 |
终结温度 |
25 |
24 |
|
测试时环境温度 |
22 |
28 |
(3)分析试验结果
两液压系统的电磁阀块处温升均只有3℃,这说明在工作机构未动作、两台泵站空运转时,各电磁阀及检修阀等处不存在内泄漏。
1号机液压泵处温升最快,初步确认为1号机液压泵存在内泄漏,引起发热。
为进一步验证故障原因,将两台装卸桥的液压泵进行调换,在同样条件下测试各处温升,发现2号机温升明显高于1号机,两次测试温度如上表2所示。
由试验结果可断定为原1号机的液压泵存在内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