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运输设备_汽车起重机支腿收放液压支路故障
(1)工作原理与故障现象
图C为Q2-8型汽车起重机支腿收放支路的液压系统图。由于汽车轮胎支承力有限,且为弹性体,故在起重作业前必须将前、后支腿放下,使汽车轮胎架空,用支腿承重,以保证作业安全;在汽车行驶时又必须将支腿收起。
当手动换向阀A在左位工作时,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经阀A和液控单向阀进入前支腿液压缸的无杆腔,推动活塞下行,使前支腿放下;当阀A在右位工作时,压力油经阀A和液控单向阀进入前支腿液压缸的有杆腔,推动活塞上行,使前支腿收起。为了确保支腿停放在任意位置时能可靠地锁住,在油路中设置了由液控单向阀组成的双面液压锁。当阀A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载。
手动换向阀B用来控制后支腿液压缸的收放动作,其工作原理与前支腿液压缸相同。
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虽然放下了前、后支腿,但不能托起车身,使轮胎架空。
(2)推理分析
从故障的症状到找出故障发生的真实原因,可按3个步骤进行;①从故障的症状,推理出故障的本质原因;②从故障的本质原因,推理出可能导致故障的常见原因;③从常见原因,推理出故障的真实原因。
液压缸不动作的故障,其本质原因是缸内油液压力不足或运动阻力太大,以致液压缸不能推动负载运动。液压缸、溢流阀、换向阀、管路系统和液压泵都可能出现故障,造成压力不足;而某一方面的故障,又有可能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液压缸严重漏油、负载过大或摩擦阻力太大、进油口被堵塞都会造成压力不足;溢流阀调整压力太低、主(导)阀弹簧失效或太软、导阀与阀座密封不良、主阀芯阻尼孔堵塞等原因也会造成压力不足;换向阀不能换向、油箱油量不足、油路堵塞等原因,仍然可使压力不足;液压泵是动力元件,泵的流量不足或容积效率过低,同样会造成压力不足,以至于推不动负载。液压泵转速不够、泵内混入空气、排量过小或吸油口漏气都会使泵的流量不足,泵的密封失效、泵内摩擦副严重磨损都会使容积效率过低。在对上述故障的发生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可绘制故障分析方框图,其目的是将现场故障分析及排除的过程按合理的方式和步骤确定下来,以便寻求最佳途径,用推理方法从可能的常见故障原因中找出一个或几个故障的真实原因。汽车起重机支腿收放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方框图如图D所示。由故障的本质原因逐级推理出故障的常见原因,有赖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
(3)现场检测
进行现场检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仪表分析法。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液压装置的性能必然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将通过特征参量表征出来。特征参量有压力、流量、温度、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噪声、油液状态(污染程度、黏度等)及泄漏等,其中以压力这一参量最为重要,它对液压装置状态的变异十分敏感。用压力表测试系统有关部位的压力来判断其状态,是最为普遍的故障检测手段。测量不同参量时,应根据现场条件和控制精度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测试仪表。
②部分停止法,即暂时停止液压系统某部分的工作,观察对故障症状的影响。
③试探反证法,即试探性地改变液压系统中部分工作条件,观察对故障症状的影响。如液压缸不动作时,除去液压缸的外负载,察看液压缸能否正常动作,便可反证是否由于负载过大造成液压缸不动作。
④比较法,即用标准的或合格的元件代替系统中相同的元件,通过工作状况的对比,来判断被更换的元件是否失效。
(4)诊断路线
①根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首先检查油箱的油量、液压缸的外泄漏、过滤器和管路是否堵塞。经过检查,可知油箱油量充足,液压缸无外泄漏,过滤器和管路无堵塞。
②检查液压缸故障。由于支腿液压缸可以放下着地和收起,说明换向阀可换向,液压缸没有被卡住。采用“试探反证法”,将支腿液压缸放下但不着地,静止一段时间,液压缸的活塞仍然停止在原位,说明液压缸无内泄漏,液压缸无故障。
③检查溢流阀故障。首先检查是否调整压力太低。采用“仪表分析法”,将溢流阀全打开,启动液压泵,使换向阀A工作在左位,逐渐旋紧溢流阀的调压手轮,观察压力表的变化:无论怎样旋紧调压手轮,压力表指示的最大压力仅为6MPa,无法达到泵的工作压力(21MPa),说明压力上不去。溢流阀压力调不高,可能是溢流阀故障,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为了避免误将合格的溢流阀解体检查,采用“比较法”,即将溢流阀卸下,换上同型号的备用溢流阀,重复上述检查过程,发现最大调整压力仍然只有6MPa。由此可见,溢流阀无故障。
④检查液压泵的故障。排除上述可能的故障原因之后,已可断定故障的真实原因在液压泵。卸下液压泵,解体进行检查,看到缸体与配油盘、柱塞与缸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磨损造成液压泵严重内泄漏,使液压系统的压力上不去,导致支腿液压缸不能托起车身。换一个相同型号的液压泵,故障便得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