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运输设备_汽车起重机的维修_换向阀的调整
换向阀的工作原理是:滑阀在阀体内移动变位,接通不同方向的油路,从而使液压缸实现往复运动和液压马达的左转、右转与停止。一般汽车起重机的伸缩机构和变幅机构都应用三位四通换向阀,有的起升机构和回转机构也用三位四通阀,有的则用三位五通阀或三位六通阀。换向阀的换向位置数量表示各通油口之间不同连接状态的数量,其中,三位四通阀的中间工作位置称为中立位置。换向阀中立位置时各通油口的连接情况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见下表)。
两种换向阀中位时各通油口的连接状况
滑阀技能代号 |
状态 |
中位符号 |
中位时的性能及用途 |
O |
中间
封闭 |
|
各油口全部封闭,系统保持压力;A、B两口处于锁闭状态,使工作机构停留在任一位置。适用于一个液压泵供给数个液压缸的液压系统 |
M |
P、O
连通 |
|
中位时,A、B油口封闭,P、O链接,可将液压缸或马达锁住在一定工作位置,液压泵来油直接回油箱。使用该阀的此种形式时可以几个串联使用 |
手动换向阀中位时通油口位置的微量调整
某钢材批发部有一台QY8型汽车起重机,不久前因原换向阀漏油严重而换了新阀,但使用时间不长却又出现了其他故障。当用手扳动换向阀阀杆,将其停在总行程前部约1/5处并加大油门时,就会出现异常噪声,严重时即出现爆管或高压胶管从管接头上崩下来,这样的故障已出现了几次;而如果驾驶员在操纵阀杆时能快速地扳过此位置或减小油门,即可避免出现此故障。分析认为,问题可能出在阀杆上某油槽位置相对于阀体(铸造)油槽位置的尺寸误差上,也即是阀杆或阀体的回油槽位置加工误差所致。如果真如此,当缓慢且短距离扳动阀杆时,阀的进、出油口在刚开始的某一小段距离内甚至某一点上就不能同时开启,即高压油路(来油)已通而回油路却未通,在此瞬间若阀杆停止不动且加大油门时,必然会出现憋压以致产生上述故障。
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一是更换新阀,二是修正阀杆回油槽在中立工况下的位置。修正阀杆回油槽位置的方法有两种。
①方法I 将有问题的阀片拆下,洗净,画出阀片内孔各油槽的相对位置简图(见图E),找到阀杆在阀片中中立位置的基准且标在简图上,再测出阀杆油槽的精确位置和宽度并在简图上标出,然后通过计算或将阀杆的几个工作位置在简图上逐一画出,但必须精确,这样就可以找到阀杆移动时所控制的进、出油口在瞬间不能同步的位置。在阀杆上标出这个位置后用磨床或车床将有问题的回油槽稍微加宽一点即可,即将回油槽一侧(边)阀杆上阻挡回油的肩头处倒30°或45°角,倒角轴向边长应根据尺寸计算决定,切不可过大,否则将造成换向阀不能使用。根据经验,倒角边长尺寸为0.5mm左右,最大也不能超过0.8mm。如没有机床,在转动比较平稳的砂轮机上也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②方法Ⅱ 若认为采用方法I不便,可采用加圆垫片的方法确定阀杆倒角的准确位置(见图F)。预先加工出厚度分别为0.5mm和0.8mm的两组圆垫片,每组一大一小共两个,大垫片用来移动阀杆,小垫片用来防止阀杆窜动。用于左移的大垫片内径略大于阀杆直径D,外径略小于或等于图E中后盖10的内径庐大;小垫片外径略小于图F中后盖10的里端内径声小,内径等于或略大于阀杆前端直径d。如欲将阀杆中立位置左移,就将大垫片垫在弹簧座B基准面后面,小垫片垫在弹簧座基准面A后面(这样,阀杆的中立位置就会左移,而阀杆仍能保持左右没有自由窜动量,如果只垫大垫片,阀杆就会有自由窜动量);如欲将阀杆向右移动,就将大垫片垫在弹簧座基准面A后面,将小垫片垫在弹簧座基准面B后面,这样,阀杆的中立位置就会向右移动。每次加装垫片后(左、右移动各有2种厚度的垫片,共有4种状态)均须装机试验,最多4次就能找出阀杆上油槽阻碍低压回油处(对应a腔或b腔);然后,对阻挡回油的轴肩处进行如同方法工那样的倒角处理即可,但倒角后切不可忘记将所加的垫片取下来;如果加垫片后,阀杆的动作正常,可暂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