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障现象
ZY4000/19/37型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简单,重量轻,便于运输、装拆、调整及操作,是综采工作面所使用的主要架型,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使用中在连接平衡千斤顶的顶梁耳座处、平衡千斤顶的活塞杆及缸体销轴连接处出现了变形、断裂等一系列严重故障,甚至导致活塞杆断裂,如图K所示。某公司510台支架中,有31台支架与平衡千斤顶连接的顶梁销轴孔处出现明显变形、另有13台销轴孔处出现断裂现象;平衡千斤顶活塞杆断裂7根,缸体断裂4个;千斤顶与掩护梁销轴连接支耳断11个,仅与平衡千斤顶有关的损坏率就高达13%,严重影响生产。
(2)变形、断裂原因分析
①正常工位时支架的受力分析如图L所示,正常情况下,支架的顶梁和掩护梁共受到P、T、W、R和fR共5个力的作用,取顶梁、掩护梁为分离体,各力对前、后连杆延长线的交点0取矩,由∑M0 =0,支撑力为:
R= (6-1)
取顶梁为分离体,由∑M01 =0,支撑力1作用位置X为:
X = 1/R(PL1cosα+Th) (6-2)
式中 P——支架立柱总工作阻力;
T——平衡千斤顶工作阻力;
W——冒落矸石作用于掩护梁上的力;
f——顶梁与顶板间的摩擦因数;
h——平衡千斤顶作用力对O1点的力臂;
L——O1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
L1——立柱中心线延长线与通过O1点的顶梁平行线之交点至O1点的水平距离;
θ——O1点与O点连线与通过O1点的顶梁平行线的夹角,在顶梁平行线以下为 “+”,以上为“-”;
α——立柱倾角,前倾取“+”,后倾取“-”;
C——矸石力W对瞬心O的力臂。
平衡千斤顶的两腔都可能承载。当活塞腔承载时,推顶梁,T为正值;当活塞杆腔承载时,拉顶梁,T取负值。正常情况下,平衡千斤顶与顶梁和掩护梁铰接处的力R1=R2=T, R1、R2分别为顶梁与平衡千斤顶、掩护梁与平衡千斤顶铰接处所受到的力。
②非正常工位时平衡千斤顶的受力情况 如图M所示,以平衡千斤顶为分离体,当支架处于“挑大炮”的不正确工位时,平衡千斤顶不仅受到工作阻力T,而且由于平衡千斤顶活塞杆和顶梁或缸体与掩护梁干涉,假设受到的合力为Q,按一般情况考虑,该力不一定通过平衡千斤顶的中心线,也不一定垂直于平衡千斤顶,故按照力的平移原理,平衡千斤顶将附加受到平行于千斤顶的力Qx、垂直于千斤顶的力Qy、弯矩Qyt和扭转力矩Qxt,t为力Q偏离中心轴线的距离。
平行于千斤顶的附加力Qx增加了千斤顶的工作阻力,此时R1=R2=T+Qx,使销轴连接处的受力增加;垂直于千斤顶的附加力Qy和弯矩Qyt使平衡千斤顶产生弯曲应力,使活塞杆或缸体受到弯矩作用,产生断裂现象。同时,该力也增加了销轴连接处的力,与T、Qx共同作用,恶化了销轴处的受力情况,使支耳更易磨损变形甚至断裂;而扭转力矩Qxt使平衡千斤顶绕轴线方向扭转,使活塞杆扭断,出现如图K所示的一系列故障。
(3)总结
不正确的工作位置对支架的受力很不利,不仅额外增加了平衡千斤顶的工作阻力,而且使与平衡千斤顶相连接的部位受到附加载荷,产生弯曲和扭转变形,对液压支架的工况不利,造成液压支架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支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支架顶梁保持水平,在顶板不平整的恶劣工况下严禁“挑大炮”;对于已经出现变形的支耳座,应及时修复,以免最终断裂,造成永久损坏,影响生产并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支架设计人员必须从现场支架的损坏情况中重新校验平衡千斤顶、各连接支座及各连接销轴的强度,坚持支座强度最大、平衡千斤顶强度次之、连接销轴强度最弱的原则,保证设备未按操作规程使用而发生故障时首先损坏销轴。这样能起到保护平衡千斤顶和支架支座的作用,避免出现平衡千斤顶首先损坏,甚至发生生产现场无法解决的支座断裂的严重故障,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支架的正常使用,延长支架的服务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