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的维修_平衡液压控制回路改进设计
为了方便换辊操作,设计了图4-36所示的轧辊平衡控制回路,其电磁铁动作如下表所示。
电磁铁动作表
平 衡 缸 动 作 |
DT1 |
DT2 |
轧辊平衡
平衡缸上升
位置控制 平衡缸下降
平衡缸停止 |
-
-
+
+ |
-
+
-
+ |
当电磁铁DTI、DT2都不带电时,系统压力油一方面经电磁换向阀3、液控单向阀2流向平衡缸的无杆腔,另一方面经电磁换向阀5流向平衡缸的有杆腔,形成差动连接。由于平衡缸两工作腔的面积差的存在,使平衡缸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F,起到平衡轧辊的作用;当平衡缸的活塞杆在轧机压下系统的作用下退回时,平衡缸无杆腔排出的液压油一方面流入平衡缸的有杆腔,另一方面多余的液压油可存储在蓄能器中。
换辊操作时,为了方便对平衡缸位置的调整,该平衡缸的运动速度不需太快,通过调整节流阀6的开口度,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电磁铁DT1、DT2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平衡缸的上升、下降及停止动作。
(4)效果分析
改进后的轧辊平衡回路与原回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方便了换辊操作改进后的回路 具有力控制及位置控制两种工作状态可供选择,回路简单实用,换辊方便。
②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由于采用了差动控制技术,在系统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改进后的回路比原回路具有更高的响应速度。
③易于使用与维护 在原回路中,为了使系统正常工作,溢流阀的设定压力必须略高于减压阀的设定压力。如果溢流阀调整不合理(甚至完全关闭),其后果将十分严重,这种情况在轧机的使用现场偶有发生;改进后的回路取消了减压阀及溢流阀,因而不存在上述问题。
④平衡力更加稳定 原回路因溢流阀的设定压力略高于减压阀的设定压力,当平衡缸的活塞杆在轧机压下系统的作用下回退时,平衡力略有增加,这导致平衡缸活塞杆在伸出及缩回时平衡力的变化。平衡力的波动对提高产品的质量不利。改进后的回路具有平衡力稳定的特点。
⑤节能效果显著 原回路中油源来的系统压力油经减压后供给轧辊平衡回路使用,在减压阀处存在一个能量损失;而当平衡缸的活塞杆在轧机压下系统的作用下缩回时,平衡缸无杆腔的液压油经溢流阀2(图I)流回油箱,这部分能量主要变为热量而白白损失掉了。改进后,当平衡缸的活塞杆在轧机压下系统的作用下缩回时,平衡缸无杆腔排出的多余液压油可以回送到蓄能器中储存起来,避免了原回路中溢流阀及减压阀处的能量损失。
采用液压差动回路控制的轧辊平衡装置大大方便了换辊操作,具有平衡力稳定、节能高效等特点。该回路不但适用于轧辊平衡系统,还适用于其他需要对力控制及位置控制进行切换的场合。